作者:依利特 來源:液相售后 2025-09-11 09:51:09
在藥品純度檢測、食品安全性分析、環境污染物篩查等關鍵領域,液相色譜儀(HPLC)就像一位精準的 “化驗師”,用科學的力量守護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??蛇@位 “化驗師” 要想始終保持精準,在新 “上崗”、經歷大修或更換 “工作場地” 后,都得經過一套全面的 “能力考核”—— 也就是儀器驗證。今天,我們就來詳細拆解這套驗證方案,讓每一個環節都清晰可感。?
一、驗證目的與原則?
咱們做驗證,核心就是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書面證據,證明這臺液相色譜儀能一直穩定工作,既符合預設的性能標準,又能滿足分析方法的要求,終讓每一組測試數據都經得起檢驗,既準確又可靠。而且,這套 “考核” 得趕在儀器正式投入樣品檢測前完成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前瞻性驗證原則,確保儀器 “上崗” 前就具備合格的 “業務能力”。?
液相色譜儀驗證流程圖
二、驗證生命周期流程?
完整的儀器驗證,就像一場貫穿 “職業生涯” 的系統管理,主要分為四個關鍵階段:設計確認(DQ)、安裝確認(IQ)、運行確認(OQ)和性能確認(PQ),每一步都缺一不可。?
第一階段:設計確認 (DQ)?
目的?
在采購儀器前,我們得先確認這臺儀器的設計規格,是不是剛好符合實驗室的實際需求、要完成的分析任務,以及相關法規的要求,避免買錯 “工具”。?
流程?
先想清楚實驗室要做哪些分析工作,比如檢測藥品里的有效成分含量、排查食品中的有害雜質,還是監測環境中的基因毒性物質。根據這些任務,明確寫出我們對儀器的 “需求清單”(用戶需求說明 URS),包括儀器得有怎樣的性能、需要搭配哪些配件、操作軟件是否符合 21 CFR Part 11 法規要求,還有供應商能提供哪些售后支持等。?
拿著這份 “需求清單”,對比不同廠家的儀器說明書,一一核對,看哪家的儀器能全面滿足我們的要求。?
后整理出一份設計確認報告(DQ 報告),清晰說明為什么選這款儀器,證明選型的合理性。?
注意?
如果是采購市面上的標準商用儀器,設計確認通常由我們自己完成,但廠家提供的儀器規格書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,可不能忽視。?
第二階段:安裝確認 (IQ)?
目的?
儀器到貨后,得仔細檢查它的 “身體部件”(硬件)、“大腦系統”(軟件),還有安裝的 “工作環境”,確保都符合當初的設計要求和廠家的規范,為后續運行打好基礎。?
流程?
到貨檢查:對照裝箱單,逐一核對儀器的所有部件,比如主機、檢測器、自動進樣器、柱溫箱、工作站,還有備用零件和耗材等,既要確認數量齊全,也要檢查有沒有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。?
安裝環境檢查:看看實驗室的空間夠不夠放儀器、臺面能不能承受儀器重量、電源電壓和接地是否符合要求、溫度濕度是否適宜,還要避免儀器被陽光直射或受到振動干擾,給儀器找個 “舒服” 的工作環境。?
硬件安裝:讓專業工程師按照說明書,把各個模塊連接安裝好,仔細檢查管路連接是否正確、牢固,防止后續出現漏液等問題。?
軟件安裝:安裝好工作站軟件后,確認軟件的版本號、授權許可是否有效,同時記錄好計算機的系統信息,保證軟件能正常運行。?
文檔移交:把儀器附帶的所有資料收集歸檔,比如操作手冊、維修手冊、電路圖、軟件備份光盤、合格證等,這些都是后續維護和追溯的重要依據。?
整理出安裝確認報告(IQ 報告),把所有檢查結果詳細記錄下來,確保每一步都有跡可循。?
相關產品推薦:1、高效液相色譜儀 2、超高效液相色譜儀 3、制備液相色譜儀 4、專用液相色譜儀
第三階段:運行確認 (OQ)?
目的?
儀器安裝好后,不能直接 “上崗”,還得通過實際運行測試,看看它的各項功能和關鍵運行參數,是不是都能達到廠家承諾的技術標準,確認它具備 “干活” 的基本能力。?
流程(使用有證標準物質或對照品進行測試)?
泵系統驗證?
流速準確性:設定不同的流速(比如 0.5 mL/min、1.0 mL/min、2.0 mL/min),用稱重的方法測量實際流出液體的重量,計算實際流速和設定流速的偏差,這個偏差得小于 ±1% 才合格。?
流速精密度:固定一個流速,多次測量流出液體的重量,計算相對標準偏差(RSD),RSD 要小于 0.1%,說明流速穩定。?
壓力脈動測試:觀察儀器運行時的壓力波動情況,壓力越平穩,說明泵系統的穩定性越好。?
自動進樣器驗證?
進樣準確性:往儀器里注入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,通過檢測結果計算回收率,回收率在 100%±2% 范圍內,說明進樣準確。?
進樣精密度:連續 6 次注入同一份標準溶液,計算色譜峰面積或保留時間的相對標準偏差(RSD),RSD 小于 1.0%,代表進樣精度達標。?
柱溫箱驗證?
溫度準確性與穩定性:把經過校準的精密溫度探頭放進柱溫箱,設定不同的溫度(比如 25°C、40°C),實時監控實際溫度和設定溫度的偏差,偏差要小于 ±2°C,同時觀察溫度的波動范圍,確保溫度穩定。?
檢測器驗證(以常用的 UV/VIS 檢測器為例)?
波長準確性:用標準物質(比如氧化鈥濾光片)掃描特征吸收峰,對比實際檢測到的波長和標準波長,偏差小于 ±1 nm 才算合格。?
基線噪聲與漂移:在指定的測試條件下讓儀器運行基線,基線越平穩、漂移越小,說明檢測器的穩定性越好。?
線性范圍:準備一系列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,分別注入儀器,以濃度為橫坐標、峰面積為縱坐標做線性回歸,相關系數 R2 要大于 0.999,證明檢測器在這個濃度范圍內能準確響應。?
系統整體性能驗證:通常通過色譜柱效(理論塔板數)和拖尾因子來判斷。按照藥典等標準規定的測試條件注入標準溶液,計算特定色譜峰的柱效(一般要求高于規定的理論值)和拖尾因子(通常在 0.8-1.5 之間),確保整個系統運行正常。?
第四階段:性能確認 (PQ)?
目的?
經過前面的 “考核”,儀器已經具備基本能力,但還得看看它在實際工作場景中,用正式的分析方法和系統條件檢測樣品時,能不能持續給出可靠、可重復的結果,這是儀器 “上崗” 前的后一道檢驗。?
流程?
模擬平時的檢測過程,用要分析產品的正式分析方法和質量標準來操作。?
配制好系統適用性溶液和樣品溶液,連續進行進樣測試。?
檢查系統適用性的各項指標,比如分離度(Rs)、理論塔板數(N)、拖尾因子(T)、重復性(RSD)等,只有所有指標都符合分析方法的規定,才算通過性能確認。?
特別要注意的是,性能確認不是一次就結束的,每次使用分析方法檢測樣品前,都得通過系統適用性測試,持續證明儀器的性能沒問題。
?
表格 1:液相色譜儀驗證四階段核心要素表
表格 2:液相色譜儀關鍵驗證參數及合格標準表
三、驗證周期與再驗證?
首次驗證:新買的儀器、經過大修的儀器,或者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的儀器,都必須完成全套驗證(包括 IQ、OQ、PQ),確保 “初始狀態” 合格。?
定期再驗證:根據儀器的使用頻率和平時的性能表現,一般每年要對關鍵性能進行一次再驗證,主要是重復 OQ 中的部分關鍵項目,及時發現潛在問題。?
異常情況再驗證:如果儀器出現嚴重故障并維修,或者更換了泵、檢測器燈、氘燈等關鍵部件,就得針對這些變化進行針對性的再驗證,確保儀器性能恢復正常。
表格 3:液相色譜儀再驗證類型及觸發條件表
相關文章推薦